环境问题究竟有多严重?危害多大?又该如何正确应对?这些看似常见的问题其实难以在我国居民的居住知识结构中找到清晰答案。日前,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朗诗集团共同发起的“长江流域城市室内空气品质调查”阶段性研究成果显示,城市居民在室内空气污染方面的认知盲点多,亟需引起重视。
“从目前掌握的问卷情况来看,居民的盲点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概念盲点,一是方法论盲点。”来自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刘兆荣教授是负责本次调研的专家之一,他列出一组大致数据:被调查者中有近半对于室内空气污染有关注度,但这些调查者普遍将关注目光聚焦在灰尘污染上,仅有约五成表示对甲醛有耳闻,而了解“PM2.5”、“VOCs”这类室内空气品质核心概念的居民更屈指可数。“可能一直以来‘室外环境比室内环境差’这样的提法误导了居民,导致大家忽视了室内污染相关常识的建构,事实上,由于室内相对封闭,而大家在室内停留时间远超过室外,来自室内污染源排放和室外渗入的污染物同时作用于人体,危害性更大。 ”刘兆荣分析说。
此外,尽管不少居民有倾向去改善室内环境,但苦于“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做,但如何做?这又成了问题。据了解,调查中,将近六成居民选择采取最简易的开窗通风和摆放绿色植物的方式改善空气,另外也有约30%的居民使用空气清新剂,“但其实并不是在所有环境下都适合开窗通风,也不是所有绿植都适合在室内养植,例如洋绣球花、夹竹桃、百合等产生的气体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而空气清新剂商品组分中大多也含有害成分。 ”刘兆荣如是说。抑或也正是出于类似原因,不少调查者显出犹豫,其中有过半数居民表示虽然也有意愿采用更科学的手段,比如请专业人员治理、购买净化系统等来治理,但出于对费用等方面也不甚了解,因而实际上并未采取任何行动。
据悉,此次“2011长江流域城市室内空气品质调查”于8、9月间吸引了来自成都、盐城、苏州、上海、武汉、杭州等长江流域主要城市居民的踊跃参与,目前主办方专家组正在对调研样本进行分析,并拟定于10月下旬发布完整的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