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装修报价整体“打包”
做装修是一个繁琐的工程,主材就包含地板、墙地砖、乳胶漆、吊顶、橱柜等在内的8大类,辅料则更是有腻子粉、防水涂料、木工板等在内的十余种类,之外还要加上人工费,其中又包括泥工、水电工等等,过程繁杂、种类繁多,而且每项都得花钱,正如不少有过装修经验的消费者感叹:“做装修,一是累人,二是烧钱。”
由此,不少装修公司就将包括主材、辅料、人工费在内的所有装修项目,全部混在一起,说一个总价,“打包”放在业主面前。这样做,原本会使得业主省心省事,但因其采用“混搭风格”,加之装修公司对于装修材料进购价有“量大价低”的优势,业主根本无从参照市场指导价对装修公司的报价进行参照。
此外,在装修公司的预算“打包”报价中,对工艺的说明更是长期被省略。有业内人士指出,一些规模较小的装修公司,接单在目前情况都比较困难,往往是“抓住一个,就不放手”,利用消费者不了解材料成本价格,隐瞒材料制造材质、工艺等直接成本,以次充好地向业主朋友报价。如实木门这一项,两板实木板拼贴在一起,叫实木门;而用实木皮贴面,中间用纤维板复合而成的,依照最新的国标规定,也叫实木门,但价格与前者却相距甚远,前者一般要1500元以上,后者则只需800至1200元。
但业内人士表示,正规的装修公司在制定预算时,都会将材料的材质、工艺以及品牌明确地向业主进行说明,因此,消费者在选择装修公司时还是应当找靠谱的。
二、工程量算法不规范
在装修中,工程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装修工程的总体价格,而多数业主对这一环节却恰恰不了解,如墙体面积、地面面积、墙地砖数量、橱柜体积等计算。
由此,一些装饰公司故意在预算中多报施工面积,“多赚一点,算一点”。如卧室衣柜的不同开门之间的隔板,重复计算两次;又如大面积的电视墙纸用量,不足一面墙体面积,却按墙体全面积计算;厨房、卫生间贴半墙砖,却按100%面积计入工程量……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这类情况是最常见的不规范操作,业主往往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稀里糊涂”地就向装修公司妥协了。要杜绝这类情况其实也不难,在装修前,对要施工的地面、墙面划线,量好尺寸,并且查看交房合同上所说明的墙面、地面面积等,一般来说,地面面积等于使用面积,使用面积等于房屋建筑面积乘以85%,墙体面积等于地面面积乘以3。
三、费用重复计算
一般情况下,在装修公司的装修预算书的最后,都或多或少有一些“机械磨损费”、“现场管理费”、“税费”等,有的还会向业主标注“成本”、“利润”等项目,做到明示消费。但要说明的是,这类所谓的“明示”,除了材料成本、利润之外,之前的几项都属于不合理收费,只不过由于目前国家、行业都没有标准对其进行强制约束,一些装修公司就肆意妄为。
以“机械磨损费”为例,只要进行装修,一些工具如涂刷手把、钻机等,都会出现磨损,属于必然发生的情况,而且这类费用在先前的预算中也已经算入其中;还有“现场管理费”,则更是无从说起,这笔费用与前者一样,都已经被算入进预算中,实在不应该单独立项。对于“税费”,根据“谁经营、谁纳税”的原则,装修公司完全没理由要让业主朋友来承担这笔费用。
因此,消费者除了要找正规的品牌装修公司外,在审核装修公司的预算时,一定要注意最后的费用项目,拒绝一些装修公司的无理要求。
四、遗漏装修必要项目
在装修材料中,一般包括主材和辅料,属于必做项目,主材价格在整体材料费用中也相对较高,其中多是面层装饰材料,如地板、木门、墙地砖、乳胶漆、油漆、吊顶面层、洁具、厨具、插座、塑钢门窗等等,前前后后有十余项。但不少消费者除了了解常用的乳胶漆、地板、洁具、插座外,对其项目几乎不了解。
因此,少数装修公司为吸引消费者,故意在报价上对一些必做项目“先不说、后补充”的做法,以先期的低报价挽留住消费者,然后在施工队进场开工后,再向业主逐项提出,让业主“骑虎难下”。业主要想杜绝这类情况,就必须在装修前对装修项目一一了解,如果担心不详细,还可以到一些正规的装修公司进行免费咨询,做到“心中有数”。
五、大型企业或者互联网+装修相对靠谱
了解上述的不规范,不得不承认对于多数没有装修经验的业主而言,装修市场上的“水”还真不浅。不仅如此,一包水泥铺多少砖、一升乳胶漆到底能刷多少平米的墙面,墙地砖选多大规格才能将损耗降到最低、各装修公司的要求标准不统一,有低有高,怎样才算合理?要想弄懂这一系列的问题,还真需要花点时间才行。